互联网+技术”教学一体化的背景下中职会计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来源: | 作者:pmoa85ed2 | 发布时间: 2018-05-31 | 3569 次浏览 | 分享到:

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优秀论文、优质课和优秀教学软件评选推荐表

标题

互联网+技术”教学一体化的背景下中职会计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作者姓名

贾寒冰

联系电话

18361357711

单位

砀山县铁路中等专业学校

内容介绍

 

 

 

网络环境下中职学校的改革和创新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终端的迅速更新换代,一个信息传递速率更高、资讯渠道更广的网络环境已经形成,这种新环境为中职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思路。在新课改的推动下,要求教师将课堂尽可能的交还给学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力。在中职课程的教学中,对于网络环境的适应与利用已经进入了教育工作者的研究领域,如何将网络更好的运用于中职教学中的改革和创新中,成为了摆在中职教育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在“互联网+技术”背景下,中职会计教学模式实现了突破性发展,但还存在一些客观问题,有待进一步创新优化教学模式。

市专家评选组意见

 

 

 

        专家组组长签名

         

市教育局职教研究室推荐意见

 

 

 

 

 

                      市教育局教职教研究室            

                                            

                                                                    

 

“互联网+技术”教学一体化的背景下中职会计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网络环境下中职学校的改革和创新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终端的迅速更新换代,一个信息伎递速率更高、资讯渠道更广的网络环境已经形成,这种新环境为中职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思路。在新课改的推动下,要求教师将课堂尽可能的交还给学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在中职课程的教学中,对于网络环境的适应与利用已经进入了教育工作者的研究领域,如何将网络更好的运用于中职教学中的改革和创新,成为了摆在中职教育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在“互联网+技术”背景下,中职会计教学模式实现了突破性发展,但还存在一些客观问题,有待进一步创新优化教学模式。现对中职会计教学的实际问题,提出了教学模式创新策略,以打造更具创新意义的会计教学模式。

一、“互联网+技术”教学一体化的背景下中职会计教学模式存在的客观问题

1.缺乏互联网的思维意识

在“互联网+技术”教学一体化的背景下,中职会计教学虽然实现了改革突破,获得了相应的教学成果,但在互联网思维意识方面还有所欠缺,未能切实地将互联网概念融入会计教学实际中。目前,中职会计教师大多年龄偏大,接受新鲜事物物的能力有限,局限于以往陈旧的会计教学理念,对于新兴的会计系统软件欠缺灵活运用的能力。以当前最盛行的云计算、大数据为例,多数中职会计教师都不能真正了解与掌握。因而,目前中职会计教学模式虽然实现了多次改革,但是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没有与时俱进,没有给广大学生带来更具现代化的会计教学。

2.缺少创新的教学手段

在“互联网+技术”教学一体化的背景下,中职会计教学也逐渐将生活化、案例化等教学模式引入实际教学中同时,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进行会计教学。但是,在教学手段上还缺乏新意,不能调动起学生参与会计教学的积极性。会计学科本来就较为枯燥,如果教师不能灵活运用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手段,打造新型的教学模式,那么会计教学课堂将会变得枯燥乏味,不仅仅会影响会计教学整体进度,还会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而,会计教师要合理运用互联网资源,利用创新的教学手段,避免出现一言堂的教学境况。

二、“互联网+技术”教学一体化的背景下中职会计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实践

1.组建具备互联网创新思维的会计教师队伍为了更好地运用互联网资源,优化与创新中职会计教学模式,必须组建具备互联网创新思维的会计教师队伍,吸纳具备互联网思维意识的年轻会计教师,为中职会计教学注入新生力量,让具备互联网创新思维意识的会计教师,帮助中职学校构建起创新的会计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参与会计教学的积极性。同时,中职学校还要制定完善的教师队伍考核机制,将互联网等先进科学技术的运用能力纳入教师综合考核项目中,从而调动会计教师队伍探索创新会计教学模式的积极性,让会计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加强对互联网资源的合理利用,打造现代化的会计教学模式,让学生接受高质量、现代化的会计教学

2.创新教学手段

在“互联网+技术”教学一体化的背景下,传统的会计教学手段已经无法满足教学需求,也无法实现学生专业化素质与能力的提升,影响了会计教学的实际效果。中职会计教师要有效利用互联网资源,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把枯燥的会计教学变成富有活力的会计教学。首先,会计教师要进行课堂教学角色的转换,提升学生在会计教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充当引导者,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自主探索会计学的奧秘,其次,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查闶相关的会计学习资料实现自主学习,这样不仅能够考查学生掌握会计知识的实际情况,还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例如,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两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会计分录录入到会计系统软件内,看谁录入得最快、最好,谁做的会计分录最准确、最合理,这样不仅活跃了会计教学的课堂氛围,还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理论,提升实践操作能力。最后中职会计教师可以有效利用互联网资源,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利用学生喜欢利用互联网社交的特点,定期将最新的会计信息內容通过各类社交平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学习教师整合过的会计知识。同时,教师还能够对学生进行在线答疑,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解決难点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养成良好的学习惯,打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学习更多的、最新的会计知识。

3、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对会计学习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按 “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以职业标准要求为培养目标,以会计软件为核心,将会计理论教学和会计技能综合到软件上,实现互联网与云计算的结合方式,让学生即使是在家也可以上机操作并完成作业。这种教学方法突破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这种教学模式不是一味的强调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使用这种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在构建“互联网+技术”一体化教学模式时,应营造一个模拟的职场环境,设计模拟职业工作流程的项目模块来进行组织,其次,教材的组织与编写,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实施、教学方法的的选择也要以工作流程为参照,针对经济活动顺序的每一个工作环节来组织实施。最后,配合构建好的教学团队,根据一体化新教学模式的需求,建立师资培训长效机制,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会计工作的实际流程。

4、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体系

俗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理实一体化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能让学生不觉得单调乏味,又能结合实际工作流程来认知和应用会计基本技能。最终达到“理论和实践”真正统一结合的教学效果。

(一)情境教学法

即将企业设计为一会计主体,由教师按会计业务流程及对应的基本技能分解成若干个教学模块,每个教学模块中设计若干个教学情境,并将教学内容、技能要求、完成结果融合到教学情境中。

(二)任务驱动法

既由教师将职业技能设计为需要完成的学习情境的具体任务,以完成任务为学习目的。

(三)角色体验法

即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会计软件的帮助下,组内成员分别扮演制单会计、会计稽核人员等角色,进行“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和对账”等会计业务操作,并出具“审核报告”,将学生真正置身于完成某种工作任务中,从而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任务在职业角色的体验中实施与完成。

三、当前,在“互联网+技术”结合教学一体化的背景下,中职会计教学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中职会计教学模式随着互联网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相应的深化改革、实现了教学模式的不断突破,但是还存在许多的现实问题。因而,还需要对中职会计教学模式进行更多深度的研究,探索出最具创新意义的会计教学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