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中职教学课堂
来源: | 作者:pmoa85ed2 | 发布时间: 2018-05-31 | 3618 次浏览 | 分享到:

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优质论文

评选推荐表

标题

不一样的中职教学课堂

作者姓名

朱东方

联系电话

13955766068

单位

砀山县铁路中等专业学校

内容介绍

 

通过服装专业的上课过程,反映出中职类学生的上课特点,不同于普高生的上课模式,围绕中职教育完善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的探索和创新为选题,对针对中学生的上学模式进行研究探索,贯彻落实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和作。”对职教类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工学结合、德治并修的教育模式,以把书本里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技术中去为目标,从黑板上中走下来,实际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市专家评

选组意见

 

 

 

        专家组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市教育局职教研究室推荐意见

 

 

 

 

 

市教育局教职教研究室           

 

                                   年     月     日

 

 

不一样的中职教学课堂

中职教育的发展,完善了现代教育体系,拓宽了学生成人成才路径和空间,为国家对多元人才的需求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职业教育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解决了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满足了民众日益增长的享受更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校企合作的开展就是更好的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和作。”

组织中职课堂教学,因专业不同,学生面临的课堂也不尽相同,我是一名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师,学生课堂上的反映和学习成效告诉我,中职课堂需要动起来。

中职学生相对普通高中学生的成绩,是差的,身为老师,我们在教授知识之前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成人再成才,首先要建立他们的自信心,而不是一味的传授知识,忽视技能培养,以分数来衡量学生。对于专业课,他们的起跑线都是一样的,身为老师,应该一视同仁对待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实实切切的学到知识和技术。

工整的板书、严谨的知识点框架、一本正经的老师、稳坐板凳的学生。这是我们记忆中的课堂。这样呆板的课堂不适用中职教学,中职学生除了学知识,还要学技术,最终的目的是把书本里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技术中去。卷面上的成绩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学以致用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怎样让中职课堂活起来、有生气、出实效?是我们教师首先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举个我自身的两次经历,一次服装设计课,讲到服装色彩的配色过程,我将知识点讲解给了学生,学生的反应非常好,我以为我讲的内容学生完全掌握了,学生在课外活动阅读时尚杂志时,我指着一副服装画问学生,这套衣服的主色是什么?搭配色是什么?点缀色是什么?学生自信的告诉我,老师,面积最大的是主色,面积小的是搭配色,面积特别小的是点缀色。听到这些,我的内心开始波澜,认识到了自己教育的缺失,学生说的没有错,我就是这样教给他们的,面积大小确定颜色属性,但是我的学生分不出来两块看上去差不多的颜色,那块是主色?零零散散的颜色很多,那种又是点缀色?回到办公室我进行了自我反思,我告诉了学生定义,我讲解了书本上面的知识,但是我忽视了他们对知识运用和实践操作。再上课时,我首先肯定了同学们的知识掌握非常棒,也向学生承认因为老师的原因,没有让他们实实切切的学会运用知识。这节课我带领学生互相观察你的同桌今天穿的衣服是什么颜色?主色是什么?搭配色和点缀色又是什么?我还在网上下载了几十张服装图片,带领着学生指出在图片上面颜色的属性,剩余的图片让学生自主回答颜色属性,果然,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完全准确地区分颜色的属性。

另一次是缝纫课程。男西服的制作流程是十分复杂的,衣片的裁剪,缝制,都可以在学校的实验基地完成,但是由于学校不是流水线操作,很多学生做一件西服的时间,细节只能联系一次,导致很多学生对很多细节理解和处理不够到位。在与合作的鲁冰花服装厂进行商讨之后,我带领学生到企业生产流水线去实际操作,效果非常明显,哪个细节不会,就去那个工位进行反复的操练。这节课学生即学习掌握总体的操作流程,又弄明白了自己薄弱的部分和努力方向。校企合作中,我们真正的做到了教学和生产的紧密结合,理论和实践的无缝对接,形成中职教育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

通过两次的课堂对比,我认识到了不论是学生动手操作的缝纫课,还是绘画的制图课或者是只有定义的设计理论课程,都需要是课堂动起来活起来,只有课堂动起来活起来,学生的思维才能活跃起来。

职业教育的关键在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也是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产教融合是校企合作的升级版,是把产业最先进的元素融入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中,真正解决职业教育教什么的问题。我校服装专业与当地鲁冰花服装厂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根据教学需要,学生随时深入企业进行学习培训,提高学生对企业认知与熟悉程度,缩短毕业生掌握技能适应岗位的时间。学生到企业进行实际操作,按照正规制作流程,完成流水线操作,弥补学校缝纫机房单一操作流程的不足,使学生完整的认识到工作的性质,专业要求和操作流程,形成了完善的操作流程概念。学生一边上课一边实践,即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储备,又将课堂上所学到的东西实际地运用到操作中,体现了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如何让中职学生从黑板中走出来,增强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校企合作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难题。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企业的熏陶,自觉培养起敬业精神、质量意识、团队意识等适应企业要求的职业素质。同时,也更好的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更加有利于中职毕业生更有效地发挥专业技能。 对于能胜任操作的学生,企业提供顶岗实习的岗位,学生不仅能掌握精湛的专业能力,还能在工作的同时赚取生活所需费用,实现了学生、学校、企业三方互利共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中职教育目标。

中职课堂区别一般课堂,应做出自己的特色课堂,知识与技能并置,学校和企业相结合是中职课堂教学的必然选择。

×